日前,以“乡村振兴战略与四川村社发展机遇”为主题的第二届四川村长论坛暨村社发展大会在四川省洪雅县七里坪召开。论坛把四川乡村非物质文化展示、2018杰出村官颁奖活动、2018四川特色村评选活动以及深度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展示活动结合起来,深刻研讨了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问题和美好愿景。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聚焦村级发展的重要平台,迄今四川村长论坛已成为全省“三农”领域相互学习交流的主要载体。论坛期间,由四川省委农工委指导、省村社发展促进会编印的《2018四川特色村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同时,“四川乡村人才振兴路径研究报告”也新鲜出炉,一条从村社发展到主体培育的全面振兴之路在美丽蜀乡逐渐铺展。
话增收:既富民兴村又生态宜居
论坛上,四川十佳产业兴旺村、十佳生态宜居村、十佳乡风文明村、十佳生活富裕村、十佳治理有效村等50个特色村纷纷亮相。数据显示,十佳生活富裕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在两万元左右,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
“一个核心创特色,三项措施壮产业”是自贡市荣县西堰村上榜十佳村的成功经验。西堰村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水旱轮作-稻菜轮作”粮经复合型生产模式,全村常年蔬菜种植面积5500亩,产值达到10660万元,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两万元。由种植大户、蔬菜经纪人、政府引导三方合力为主导,推动了蔬菜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纵深发展,成功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
“有产业、有颜值、有底蕴、有秩序、有保障、有活力。”眉山市委书记慕新海用“六有新乡村”形容论坛举办地